10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,展现出我国外贸的诸多态势与亮点。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下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,也为未来外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。

PART.01整体数据概览
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3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4%。其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,达到19.95万亿元,增长7.1%;而进口为13.66万亿元,稍有下降,降幅为0.2%。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在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需求。出口的增长得益于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,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。同时,进口的微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等。
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指出,我国经济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能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。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突出,这为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我国庞大的市场能够容纳大量的商品和服务,完整的产业体系则使得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。这些优势将持续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确保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。

PART.02船舶港务费问题回应
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发布会上就船舶港务费问题作出回应。他指出,美方的相关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行为,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。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,损害了中国产业和企业的正当权益。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,既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,也是为了维护国际市场的公平秩序。

中方希望美方能够正视自身的错误,与中方相向而行,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。通过对话协商,双方可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,避免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。只有在公平、公正、开放的市场环境下,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才能实现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。中方始终秉持着开放、合作、共赢的理念,愿意与美方共同努力,推动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。

PART.03出口增长态势
今年以来,我国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,一、二季度分别增长1.3%和4.5%,三季度增长6%,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。在出口层面,前三季度增速超过7%,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,且我国对约八成的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。这一良好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产业体系完备、创新水平提升和适配市场需求这三方面的拉动因素。我国产业规模大、工业门类全、配套能力强,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“关键一环”。从全球贸易数据看,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份额自2008年起就稳居全球首位,近年来占比均接近两成。

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制造业出口已连续8年增长,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增长7.1%,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、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的相关产品出口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。同时,随着我国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,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。前三季度,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.75万亿元,增长11.9%,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。其中,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25.5%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电动汽车、农业机械等出口中,自主品牌占比分别达到59.5%和40.2%,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。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,为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动力。

PART.04进口数据情况
前三季度,国际市场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,对进口的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但从数量来看,我国进口的数量指数同比增加了0.6%。从月度走势来看,截至9月份,进口已连续4个月增长。受国内生产消费需求拉动,前三季度原油、金属矿砂等进口量分别增加了2.6%、4.2%,食品烟酒、文化娱乐产品等进口值也分别增长了10.2%和9.4%。随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了“清零”,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了1.1%。

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强调,看中国的进口,不仅要看市场的规模,更要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大国担当。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新增135种农食产品的准入,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。对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,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9.7%。同时,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,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。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和责任担当。

PART.05外贸新增长点
除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技术新产品的竞相涌现,外贸新业态新模式、文化消费产品等也为外贸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动能。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数据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.06万亿元,增长6.4%。其中,出口约1.63万亿元,增长6.6%;进口约4255.4亿元,增长5.9%。跨境电商作为贸易的新业态,极大便利了国内外的消费者。当前,我国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发展成效明显,主要消费市场与进口目的地也高度相关,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苏及河南,进口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和山东。

此外,诸如盲盒公仔等国货“潮品”走红海外,成为文化消费产品出口的新热点。前三季度,我国出口节日用品、玩偶、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了500亿元,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国货“潮品”。这些产品火遍全球,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、彰显的是外贸企业的创造力、依托的是中国制造的硬实力。海关总署将继续做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,服务企业创新发展,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,落实好通关便利化措施,为这些“热销品”高效、顺畅地送达全球消费者提供保障。

PART.06未来展望与举措
展望未来,我国外贸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。尽管当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,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仍可能对我国外贸造成影响。然而,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诸多优势将为外贸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。海关总署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通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,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,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,为外贸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。

海关总署将持续做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,鼓励企业创新发展。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。同时,海关总署还将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,加强与产业带的合作,促进外贸新增长点的不断涌现。此外,海关总署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应对外贸发展中的各种问题,确保我国外贸在未来能够保持稳定、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。